卡布雷曾任美國知名廣告商李奧貝納公司的徵才總監,
一年收到逾一萬封來自大學畢業生的履歷資料,有5成履歷是「遭透了或讀不通」,
全被略過,而另一半裡頭幾乎每份履歷都有修改的必要。
卡先生和其他職涯顧問提出一些大學生寫履歷表常犯的4大錯誤,
並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法:
1、缺乏明確目標:
放在履歷表前頭的目標摘要是自薦為最佳人選的有力說明,
大學生在這方面多顯不夠老練、明確。
應徵李奧貝納公司工作的大學生不直接寫「我想要進李奧貝納工作」,
反而用「在學業上力求精進,意在廣告業謀得一職」等模糊、曖昧的字眼。
若寫「欲獲一初階職位」也很糟,此句強調求職者欠缺經驗。
明顯事實不必一再提及,
如此可能令雇主心生「得教導此人各項工作細節」的想法,進而對其印象大打折扣。
2、過去工作經驗的描述流於平庸、欠缺具體成就:
求職者勿將過去工作經驗寫成例行工作項的報告,
做過服務生的大學生應該提及從職稱上不易看出的工作經驗,
例如「在五星級餐廳服務過百般要求的顧客」。
卡先生認為,如果兩個做過類似工作的人描述的經歷沒兩樣,等於沒寫。
卡先生曾說服主修廣告的羅邁可,提及他在酒吧獲快速升遷的經歷。
3、低估自我資產價值:
邁可在卡先生的建議下,將他的課外活動經歷置於工作經驗之前,
也把做過兄弟會會長的經歷放在一項實習經驗之前。
邁可此舉獲一媒體公司人事經理的稱許,而被錄取。
擁有先進技能卻略而不提是另一項弊病。
魏馬可製作、執導過一部短片,卻因使用的剪輯軟體不常見而含糊帶過。
大學生多照時間先後順序寫經歷,結果最出色的部分可能敬陪末座,
如此一來,平均花15秒看一份履歷的企業主管自然容易忽略求職者的優秀經歷。
4、填塞無關訊息:
大學生通常將履歷寫滿整整兩頁,其實一頁最適當。
大學生在履歷上多註明「歡迎查證所言」等廢言,
洩露身高、體重和欠佳的學年平均成績也沒必要。基本電腦技巧多說無益。
卡先生認為,提及熟悉Word操作有點像說明一分鐘打幾個字也不必要。
有時一張出色的履歷表甚至不夠,最好後台夠硬。
魏馬可最後獲得在NBA實習的工作,經修飾的履歷固然發揮效用,
其實阿姨把他的履歷交給一個熟稔的徵才公司經理著實發揮了臨門一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