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P
http://myurl.com.tw/fp95
中山大學政經系
助理教授 劉孟奇
在選舉當中,媒體上經常出現「中間選民」這個名詞。到底誰是中間選民?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應該可以說,社會對於中間選民的一般印象就是,不特別偏向某一個政黨或政治立場。或者說,「保持中立」的選民,就是中間選民。
為什麼在選舉當中,很多人或媒體喜歡宣稱自己代表中間選民?我的觀察是,宣稱自己代表中間選民,好像可以讓自己的發言更具份量。特別是當媒體提到中間選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似乎具有道德性與理想性的詞彙,譬如說:不偏不倚、客觀理性。除此之外,有些人認為,中間選民就是遲遲不表態的那群選民,所以誰能夠在最後贏得中間選民的青睞,就能在勢均力敵的選舉中脫穎而出;因此,以中間選民的身份發言,可以對社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些說法其實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不表態的選民不見得就是所謂的中間選民,而可能是不關心政治結果的選民。其次,如果中間選民的性格就是所謂的「不偏不倚、客觀理性」,那麼,他們對於政治、社會的發展方向與結果,恐怕就沒有什麼影響力。
為什麼?因為所謂的「不偏不倚」,很容易被簡化為「各打五十大板」。不管候選人如何試圖在邊際上調整政策,爭取更多的支持,都會被堅持不表態、難以取悅的「中間選民代言人」以負面的方式檢視,吹毛求疵地加以批評。候選人很快就會發現,調整政策討好這些中間選民代言人的邊際效果接近零。既然如此,還不如針對立場鮮明的選民,提出能明確打動他們的主張。這就是越到選舉後期,這些中間選民代言人會越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所謂的「客觀理性」常被詮釋為「沒有預設立場」,這與經濟學上的「理性」定義很不一樣,後者所指的是「在選擇上具有一致性、不會顛三倒四」。絕大部分的公共議題都牽涉到機會成本,需要選擇;要選擇,當然要有立場,才能決定效益與機會成本孰輕孰重。
人必須具有明確的價值觀,才能做出前後一致的選擇。一群選民的選擇如果沒有一致性,自相矛盾,讓候選人無從遵循,就難以對政策有實質影響。如果選民不想做出有一致性的取捨——既要對社會福利大幅加碼,又要財政收支四年平衡;既要課富人稅、取消租稅優惠,又要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既不增稅,又不舉債,又要大幅增加公共建設;既要人人有大學念,又要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念國立大學——那麼候選人自然只有大開芭樂票,到頭來,中間選民自詡的「客觀理性」,換來的將只是一堆既不合理,又無法實現的空洞承諾。
王業立教授的這篇中間選民結構分析也不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尋找中間選民
http://myurl.com.tw/o2lc
王業立(東海政治系教授)
「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中有一極為著名的「中間選民理論」(the Median Voter Theorem),其原意為:在單一議題的意識型態光譜上,有兩位候選人競爭的選戰中,如果選民知道自己的偏好,也知道候選人的政見與立場,而兩位候選人也知道全體選民對此議題的偏好分布。如果選民都會去投票,並且選民的議題偏好是呈現「單峰」(single-peaked)型態的,那麼立場位於全體選民偏好中間位置的候選人將會擊敗立場位於全體選民偏好其他位置的候選人。此理論告訴我們,在一場兩方對決的多數決選戰中,候選人如想獲勝,他的競選策略會有向「中間」靠攏的傾向;誰能夠站穩「中間」的位置,誰就能獲得較多選民的支持而獲勝。
而在台灣,近年來「中間選民」一詞彷彿成為媒體報導下,在總統大選或縣市長選舉此種單一席位選舉中,候選人如想獲勝的關鍵要素。彷彿真的存在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可以左右選局,決定勝負。而他們是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超脫意識型態的、自主性高的、以政見或政績為取向的一群理性選民。他們會努力蒐集選舉資訊,不激情、不盲從,而能夠理性思考,審慎判斷。而在藍、綠陣營基本票源穩固且旗鼓相當時,這群扮演關鍵角色的「中間選民」選票的流向,即成為判定勝負的仲裁者,並成為台灣「主流民意」的代言人。
事實上,台灣媒體詮釋下所謂的「中間選民」,與「中間選民理論」的原意是有相當落差的,而且「中間選民」這一概念在使用上是非常抽象且分歧的,並沒有一個大家都已共同接受的嚴謹定義。不同的媒體在使用「中間選民」一詞時,往往也與「獨立選民」(independent voters)或「未決定選民」(undecided voters)等概念混為一談。簡單的說,所謂的「獨立選民」係指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選民,在台灣此類的選民約佔三、四成(至少是他們在回答問卷時的表示)。而所謂的未決定或未表態選民,則是指在民意調查中,回答尚未決定投票對象的選民。
很顯然的,「獨立選民」未必完全等同於「中間選民」,並且「獨立選民」的比例也遠高於「中間選民」。在媒體的形容下,台灣似乎存在著一成多至兩成的「中間選民」,約有一百多萬票,而「獨立選民」則純粹只是沒有特定的政黨偏好而已,他們之中或許有人是存在著強烈的「候選人取向」(如李登輝情結),但未必是那一個政黨的堅定支持者。而「未決定選民」也未必完全等同於「中間選民」,在回答電訪時表示自己尚未決定支持何組候選人的選民,其實可能包含了非常複雜的選民組合。
他們之中的某些人可能早已心有所屬但不願意表態;某些人可能是抱持著「西瓜偎大邊」的心態,最後看那邊聲勢強就支持那一邊的游離選民(floating voters);某些人可能是完全等著被樁腳「動員」的選民,「走路工」尚未發下因此「未決定」;某些人甚至可能是政治泠漠或疏離的選民,他們可能根本不會去投票……扣除掉上述這些選民之後,剩下的或許才是媒體描繪下,真正自主性高的「中間選民」。所以我們是否能將所有無特定政黨偏好的「獨立選民」,或在回答電訪時表示自己尚未決定支持對象的選民,都歸類為「中間選民」?在詮釋上必須特別小心謹慎。
面對2004年的總統大選,目前藍、綠陣營的確都已有相當穩固的基本票源,雙方如想要獲勝,對於尚未決定支持對象選民的爭取,自然就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只是,面對這群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中間選民」,各政黨要祭出何競選策略,才能爭取到他們的青睞?這群可能只有一成左右的「中間選民」,如果真的是沒有特定政黨偏好的、超脫意識型態的、自主性高的、以政見或政績為取向的一群理性選民,那麼各政黨或候選人過去的實際表現與作為,應該才是他們在做理性選擇時最重要的判準。
其次,各政黨或候選人如果在競選期間才想要爭取這群「中間選民」的選票,也應多提出些具有前瞻性的政見訴求,而非僅是些言語苛薄、亂扣帽子的負面文宣。2004年的總統大選,兩軍對峙的態勢已成。當雙方陣營呈現出勢均力敵之勢時,幾個百分點選票的流向,即可能扭轉了整個選局的勝負。媒體筆下所謂的「中間選民」,其所能發揮的邊際影響力,即在於此。
延伸閱讀:
堅持主張,才有力量:走中間,失意義!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0888.html
給阿扁:你就當做你不可能連任吧
http://myurl.com.tw/1a3c
http://myurl.com.tw/koog
http://myurl.com.tw/l8mn
http://myurl.com.tw/g3fp
http://myurl.com.tw/f1gd
>>The Median Voter Theorem(中間選民理論)(Black, 1948)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dian_Voter_Theory
http://myurl.com.tw/3rir
http://myurl.com.tw/7h8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了小邱提到的
>>Learned Helplessness(習得無助感)(Seligman, 1965)
中文網頁
http://myurl.com.tw/mfn5
http://myurl.com.tw/g87o
english
http://myurl.com.tw/ibc8
http://myurl.com.tw/301c
http://myurl.com.tw/e4mb
http://myurl.com.tw/kap7
http://en.wikipedia.org/wiki/Learned_helplessness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中間選民的成因也蠻有趣
不過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研究了
如果身邊有人對台灣的選舉有習得無助感,
建議可以看看劉教授寫的這篇,看完應該會開心點。
不是只有選擇題而已
http://blog.yam.com/lakatos/archives/83082.html
不然看看中國網友對台灣選舉的羨慕也是可以拉:P
http://myurl.com.tw/aql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