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文章,哪天真的到屏東看一定會起雞皮疙瘩吧

from
http://www.socialforce.org/phpBB/post_333794.html#333794

星期三(11月30日)晚上,我在BBC看到台灣。

這個節目是英國有名的自然節目主持人Sir David Attenborough剛完成的新系列:http://www.bbc.co.uk/sn/tvradio/programmes/lifeintheundergrowthLife in the Undergrowth 灌叢下的生命,專門介紹地球上的無脊椎動物的。
(我作為大衛爵士的粉絲已經很久了。自然不想放棄觀賞這個節目。)

第二次播出的這個引人入勝的節目裏,介紹的是飛行的昆蟲。

節目的一開始,是從匈牙利一條河流上的蜉蝣大發生開始。從上一個禮拜的幕後花絮裏,觀眾已經知道拍攝這一集的困難。蜉蝣,英文裏叫Mayfly,孵化的時機主要掌握於天候。如果沒有刮大風,下大雨,氣溫從春天的寒冷漸漸上升之初夏的時候,匈牙利的這條河就可以看到成千上萬的蜉蝣先後孵化。而在預定好的拍攝時間裏,天空卻不做美,刮風下雨,一隻蜉蝣也看不到。好幾年時間都觀察這條河流的匈牙利的昆蟲學者看到英國電視小組,大衛爵士都已經跑來待命幾天,自然有點尷尬。終於,在英國攝影隊必須拔隊去其他地方拍攝時,天氣好轉了。

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蜉蝣第一隻孵化,褪去水蟲的軀殼時,從水面上飛起來的那一剎那,很快就被魚給吃了,第二隻的命運也並沒有比較好,一隻鳥飛來吃掉這一年一次的珍饈,可是接下來是數百,數千,數萬,數十萬隻的蜉蝣,數量大到水中之魚,空中之鳥的捕食都對它不起作用的時候,滿河飛舞的蜉蝣完成他飛翔生命時期的任務:求偶與交配。交配後,公蜉蝣旋即死去,而母蜉蝣在水面上產完卵後死亡。

接下來介紹的是蜻蜓。蜻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昆蟲,大衛爵士特別到博物館去,找出三萬年前蜻蜓的化石,顯示當時的蜻蜓大概是現在的二十倍之大,而用電腦合成化面,讓觀眾看到一隻古蜻蜓的飛翔。然而,蜻蜓還有一個親戚,那就是豆娘,damselflies(英文唸起來像是「丹佐福來」的聲音)。大衛爵士展示了一般豆娘的行為,那就是為了吸引母豆娘,公豆娘必須找到一片可以讓母豆娘產卵的平靜水域,水裏還必須有植物,好讓卵可以安靜地孵化而不必其他魚或昆蟲給吃掉。假如公豆娘找到了這樣的地方,他就會用翅膀一開一闔的動作來向附近的母豆娘示意,假如母豆娘假如覺得公豆娘找的地方看來還不錯,也會以翅膀回答。(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小時候總是看到豆娘在開闔翅膀,而為什麼豆娘的翅膀是那麼美麗,不同於透明的蜻蜓的翅膀了。)大衛爵士還跑到哥斯達黎加去介紹全世界最大的瀑布豆娘(cascade damselflies),這種豆娘展翅時可達二十公分,而大部份並不是在平靜的河流或小溪上出現,反而是在險峻的瀑布旁邊出入,而他們的小孩,也不必靠很大的水面就可以生活,只要樹幹裏的一點點水,瀑布豆娘的小孩即可成長孵化。

看完這兩段,觀眾大概可以知道在這個BBC的自然系列,觀眾看到的是世界最大的品種、世界最多的發生地。沒有「第一」的榮銜,大衛爵士大概也不會專程跑去介紹。

而接下來介紹的是鱗翅目的蝴蝶。我已經忘了大衛爵士是否還說了另外的話,他也沒提北美洲有名飛翔千里的帝王蝴蝶,我驚異的是看到台灣的Purple Crow Butterflies。成千上萬,上十萬的Purple Crow Butterflies在樹上,在水邊棲息,要吃飯的時候,吸食的蜜源來自台灣澤蘭白色的花朵。這壯麗的景觀如下圖。

http://i9.photobucket.com/albums/a51/rosaceae/roosting6.jpg我被這個畫面驚得呆了。不知道為什麼全世界有這麼多蝴蝶可以介紹,大衛爵士專門跑到台灣來。我以為那裏是高雄的黃蝶翠谷,後來知道不是,黃蝶翠谷的鐵刀木專門提供的是黃粉蝶的幼蟲食物,與Purple Crow Butterflies無關。

終於在孤狗大神的幫助下,我知道Purple Crow Butterflies在中文裏叫紫斑蝶,而BBC節目拍攝的地點,是在高雄縣的茂林國家風景區的http://www.maulin-nsa.gov.tw/maolin/content.php?L2_CODE=0009633&lang=ct 紫蝶幽谷

而這裏為什麼重要,因為在2003年大英百科全書將此地歸為全世界惟二的越冬型蝴蝶谷(另一個就是在墨西哥、享譽國際的帝王蝴蝶谷)。台灣北部進入寒冬的一二月份,大武山下、魯凱族故鄉的茂林紫蝶谷裏,就會有越多紫斑蝶在此過冬,最多時,有六十萬隻的紀錄。這些紫斑蝶從那裏來,飛行途徑為何,目前還不知道。而http://www.butterfly.org.tw/home.php台灣蝴蝶保育協會與原民生報的記者詹家龍,紛紛號召義工加入標示、採集的活動。這些也都見諸台灣的新聞(用孤狗打入「紫斑蝶」、「詹家龍」可以看到一大堆連結與相關新聞)。

事實上,在香港,也有類似的紫斑蝶過冬的地方。然而從http://www.hkls.org/網頁上看來,因為東華三院想在該地附近蓋度假營,因此棲地受到威脅。因此台灣的紫蝶幽谷在蝴蝶的數量上、棲地的保育上,目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

我們是世界第一。

然而,世界第一的紫蝶谷的地位並不是從頭到尾都那麼順利的。公共電視2003年1月5日播出的http://www.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_view.php?ITSET=236&KIND=A我們的島裏,就曾經訴說紫蝶幽谷曾經為了吸引觀光客而大做廣告,結果許多人開著車前來,撞死了不少紫斑蝶,也破壞了棲地。當地的魯凱族有鑑於此,於是與蝴蝶研究者詹家龍合作,在山谷間種植蜜源植物,設置水管(紫斑蝶喜歡沒有東北季風、水源充足的地方),並在紫斑蝶谷外設置柵欄,禁止遊客進入,在四年的努力之下,蝴蝶數量終於恢復,而BBC更是慕名而來。

這個節目勢必將會在全世界的有線電視網裏播出,全世界都會看到台灣紫蝶谷的壯麗景象。這是台灣魯凱族人的成就,也是台灣生態保育意識的成就。

猶記1960年代,台灣當時也有另一個第一,那就是蝴蝶標本出口國的第一。在南投埔里,從全台灣各地捉來的死蝴蝶被論公斤、論袋賣給外國收集者,當時全台灣約有六萬人以此為生,每年有一千萬隻蝴蝶標本被出口,出口總值佔台灣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一。在六零年代晚期,此項貿易終於式微。接下來的年歲裏,看到的是台灣的公路一條條往山上蓋,蝴蝶的棲地被壞。(資料來源來自於Steven Crook在2002年10月31日China Post寫的http://202.39.225.136/auser/d/2002eco-e/1031-2.htm Bright future for Taiwan's Butterflies然而台灣的社會終於變成一個漸漸知道講求生活品質、漸漸懂得尊重野生動物棲地、講求生態保育的社會了。台灣在二十世紀末,各地的野鳥協會紛紛成立,許多人到了週末的嗜好就是去賞鳥,或許,到了二十一世紀,台灣也會有越來越多民眾加入賞蝶的領域?茂林的魯凱族人更是給了我們絕佳的示範。說不定,台灣過去蝴蝶王國的美名(全世界一千四百種蝴蝶,台灣就有三百七十七種)終於可以再度恢復。

而我對台灣的期望不止於此。除了蝴蝶外,台灣也有蜻蜓、蜉蝣、豆娘、夏蟬,何時我們也會帶著小朋友,走到野外去看這些、講解與認識他們有趣的生命週期與生活現象?

而認識了台灣自己的生態環境,認識了台灣從出賣自己自然資源的國家變成認識保育重要性的國家,我們在看電視、出國時,也會變得更有同理心,原來美國西部也有跟台灣一樣,在地底下沉睡十七年的蟬,而夏天發出嘈雜聲音的雄蟬為什麼叫得那麼大聲,是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原來,在台灣溪流上飛翔的美麗豆娘,在哥斯達黎加的熱帶雨林裏,有全世界體積最大的表親。原來,日本漫畫《天才小釣手》美國電影《大河戀》裏介紹的flyflishing,原理就是在模仿蜉蝣的的飛翔,台灣溪流裏也有,而匈牙利有全世界最大的品種。原來,台灣的紫斑蝶就跟北美洲的帝王蝴蝶一樣,壽命可長達幾個月,而為了過冬,會從寒冷的地方飛到無風的山谷。

知道了自己,才能瞭解別人。就像大衛爵士雖然全世界趴趴走做野生動植物的電視節目,然而他在英國也擔任英國蝴蝶保育協會的會長。(http://www.butterfly-conservation.org/index.shtml)。這個協會就像台灣的保育學會一樣,希望民眾捐款、入會,並擔任觀察蝴蝶的觀察員。原來世界第一流的學者,保育專家,也都是從自己家裏做起。

假如有機會,我們一起學著去欣賞台灣蜻蜓、豆娘、蝴蝶,好嗎?

延伸閱讀:汪仲良攝影、撰文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1071">《台灣的蜻蛉、http://www.butterflies.org.tw">台灣蝴蝶保育學會、http://www.maulin-nsa.gov.tw/>茂林國家風景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wai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