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衛也是....等著吃屎吧....還好我從來都不是後衛的料子。
(中華足訊)2005.6.14
國際足總發布的足球新修訂規則,從2005年7月1日全球上路實施。中華足訊在6月12日南瀛
杯選賽前的技術會議上,由裁判委員會主委張尚一首次將新修訂規則部分,重點向與會各
球隊解說,往後還有幾次會議中仍將對不同的參賽球隊作說明。
在7月1日全球實施新規則之前,國際足總宣布即將在6月15日揭幕的國際足總聯邦杯洲際大
賽,針對新修訂的規則率先起用,作為明年2006年德國世界杯檢驗新規則效果的好機會。
國際足總將在聯邦杯率先實施的新修訂規則部分,包括干擾比賽、干擾對方球員、從越位
位置獲得利益,並且重申對裁判吹哨後,還觸球的對方球員出示黃牌,旨在鼓勵進攻。
7月1日全球將實施的新修訂規則,主要有新增的條文,包括在擲邊線球時,對方球員必須
站在距離擲球地點至少2公尺的位置。過去常見擲邊線球時,對方球員立在擲球者面前,阻
擾其完成擲球入場的動作,且易發生雙方衝突,因此,現在規則明訂須退離2公尺。
近來國際賽偶出現,裁判誤判,事後經助理裁判提示後才知。未防錯誤,新修訂規則針對
此條文,新訂為只有當裁判發覺判決錯誤或決定採納助理裁判的意見,假如還未重新開始
比賽或還未結束比賽,裁判可以更改判決。
有關鏟球危及對方球員安全,新修訂為不管是否為背後鏟球,改明訂為就算是側面或正面
鏟球,傷害對方球員或可能傷害對方球員,均必須判罰嚴重犯規。
替補球員未獲裁判允許即進入球場,應視為替補球員一方違規,
當裁判發現後,在比賽停
止時所在地點,由對方球員踢一間接自由球,重新開始比賽。原有的規則是由裁判執行
「墜球」重新開始比賽。
對於越位球員的身體區別,包括球員的頭、身體或腳的任何部分,比球和對方最後第二名
球員更接近對方的球門線,但手臂並不包括在此定義中。
中華足訊已將新修訂的最新國際足總足球規則,印製成冊,除南瀛杯首次解說新規則外,
另將於6月28日的全國聯賽第二循環協調會,以及7月5日的全運會賽前技術會議中,一再向
參與的球隊及相關人士解說有關新修訂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