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邊看交響情人夢邊查了一下資料
感覺是個瑪陵國小蠻原始的好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獨角仙,鍬形蟲吧...
日據時代便因礦業而發展,古蹟不少。
附近的泰安瀑布不知道好不好玩...:P暖東峽谷我也還沒有去過。

另外發現這個旅記把瑪陵附近的環境介紹的挺詳細,值得一看,
瑪陵古橋跟大正四年的土地公廟看起來很棒。
古橋和一坑口台車隧道拍照相信會很好看,呵呵。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86)。。暖東.瑪陵.鵠鵠崙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84)。。基隆.友蚋生態園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85)。。基隆.外木山.大武崙海灘 



瑪陵國小地圖
http://0rz.tw/572V3

七堵區景點觀光地圖
http://0rz.tw/302RO

+++++++++++++++

http://0rz.tw/7d2QI


瑪陵國小
【更多資訊可至http://ms1.mlps.kl.edu.tw/
校史簡介
  瑪陵國小創設於民國九年,地處瑪陵地區三個里的中心位置。民國四十年增設瑪西分班。
民國五十一年增設瑪東分班。原為瑪陵坑礦區發展學校,因礦業發展沒落導致學生數銳減。

學校規模
  班級數7班,學生數112人,校地面積2.0公頃。
學校特色
  瑪陵國小位於基隆七堵的瑪陵坑,北二高與瑪陵溪的交會點。青山綠水環繞,風景十分優
美。校內規劃的教學內容有自然科的主題教學、本土化的鄉土教學、小組式的小班教學、開
放式的學習環境、活潑化的教學活動、全面化的輔導策略、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等等。瑪陵國
小對未來規劃的願景,希望能有效利用各項教育資源,佈置有利教學環境;辦理多元系列教
學活動,激發孩子適性潛能;辦理親職教育,將學校資源分享社區家長;創造優美自然的永
續校園環境,發揮鄉土教育特色。


永續校園特色
  瑪陵國小的永續校園實踐:
在校內設立「昆蟲生態教育館」,致力於環境教育相關議題。目前與國北師合作環境教育模
組課程的設計,參加教育部「生態學習網」的計畫。2003更申請「補助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
畫」經費,對校園環境及永續校園做更進一步的規劃與改善,水生生態景觀池也在2003年12
月完工,內有許多種水生植物可供學校教學與民眾觀賞。之前並在2003年舉辦「台灣鍬形蟲
特展」,展出台灣56種鍬形蟲的生態與介紹。

瑪陵國小永續校園推動事項:
針對動物、昆蟲生態為主題的課程活動安排有:鐵甲武士~認識台灣鍬形蟲、飛龍在天~認
識蜻蜓、社區賞鳥、瑪陵溪野放魚苗、台灣鍬形蟲系列特展等;以植物生態為主題的課程活
動安排有:「校園美化植栽活動」、「瑪陵花草世界等;以生態池為主題的課程活動安排則
有:「認識生態池植物」、「畫我生態池」等。瑪陵國小並極積參加永續校園相關研討會、
研習營、成果發表會,期許能營造出更完美的永續校園。

+++++++++++++++++++++

http://0rz.tw/f12Rl

首座校園生態園區 瑪陵國小打造「野蠻城市」 

新聞內容: 瑪陵國小建置基隆市校園首座生態園區,佔地0.7公頃,有自然生態溼地、荒原營造、木棧道、觀景步道、賞鳥牆、原生種植栽及教學農園,園區取名「野蠻城市」,想與都市的「水泥叢林」做比對。
  野蠻城市的設計是希望提供社區與學生一處親近自然、體態生態、接觸野蠻朋友的地方,野蠻朋友的意思是野外的動植物朋友們,包括蟲、鳥、蛙、木及各種植物等。
  瑪陵國小位於瑪陵山區,野蠻朋友非常多,師範大學野生動物研究室曾經調查瑪陵的鳥類,發現至少有30種以上的鳥類,校方自己調查的青蛙有6種,爬蟲類也很多,隨隨便便就可以看到木蜥、草蜥、石龍子等,蝴蝶、蜻蜓則是到處飛。
  校長陳立國說,瑪陵的生態繁華,可用「族繁不及備載」形容,是都市學校沒有的,以荒原營造而言,是讓一塊地,任其自然荒涼衍替,弱肉強食之下,最後是適者生存,動植物皆然,這種荒原過去隨處可見,但現在卻顯得可貴。
  為配合學校教學,生態區還設計教學農園,委請專業農夫依照課程設計,種植各式青菜,如果要賞紋白蝶,就種植小白菜,以招蜂引蝶,讓學生從中觀賞,收成的蔬菜則提供學生午餐加菜。
  瑪陵國小學生數不到百人,教職員24人,但是多年來在教學上不斷創新,5年前成立基隆市校園第1所昆蟲生態教育館,主題是鍬形蟲,師生經常上山抓蟲去,連續2年獲得校園放續計畫經費補助255萬元,建立昆蟲觀察園、生態果園、空間活化,陸續推出台灣鍬形蟲及台灣鳳蝶特展,九十三、九十四年獲環保署表揚及教育部永續校園優等獎,今年獲市政府300萬元補助建置野蠻城市生態園區。 



+++++++++++++++++++++

http://0rz.tw/5e2RR

五堵圳 見證瑪陵坑開發史
2007-07-22 00:00

【記者高燈立基隆報導】跨越基隆市瑪陵坑溪谷的北二高瑪陵橋,於二○○○年完工,在瑪
陵坑聚落居民眼中,瑪陵橋就如同一道水泥彩虹。當地耆老表示,此聚落在清代曾是五堵圳
的源頭,水圳道盡瑪陵坑的歷史。

由於瑪陵坑地形谷深且窄,當時做圳的先民發現,鑿水溝引水相當困難,加上風雨過後阻塞
維護不易,及河床硬石難打,施工非常艱難,最後採圍堵的方式,做成一個小型水庫,以灌
溉基隆岸的北五堵農田;瑪陵坑的五堵圳,見證了清代取水及聚落開墾的艱辛。

現年七十三歲的蘇藤表示,瑪陵坑早年採礦知名,產量正豐時,還有近十坑;他說,別小看
馬陵坑山谷小,但煤礦產量可不少。

由於地處內山,當地人口多數外移,幸好北二高交流道在瑪陵坑通車,讓往來的車變多,未
來前景應該不錯;若要前往台北,沒幾分鐘就能到達,方便許多。

到瑪陵開墾已第三代的蘇滕表示,早期當地多經營茶業,後來瑪陵坑出礦,從事挖煤的工人
很多,眼看商機不錯,又能從事礦業,於是舉家從北五堵遷居到此定居,並經營商店。

他說,瑪陵坑的風景很美,溪谷裡有「貓硿石」,而清代先民為了找水源灌溉,住在基隆河
畔的北五堵先民,就溯瑪陵溪到上游的瑪陵取水。

由於瑪陵坑的壼穴景觀相當美,另有象徵在地人意志的石獅山,成為該聚落的景觀意象,而
於一九二○年創校的瑪陵國小,則是以礦區發展的學校,因礦業沒落而導致學生數銳減。

瑪陵國小希望將這些珍貴的人文地景資產列入鄉土教材,目前已設有小型的「昆蟲生態教育
館」,提供社區居民及遊客參觀;當地希望能以生態教育為主軸,讓在地學子認識自己的家
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wai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