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組織過於龐大的時候就容易出現許多弊端,慈濟當然也不能例外。
可喜的是台灣有越來越多人重視環境生態了,畢竟自己的家園還是要靠自己來守護才行。
ps.去他蛋蛋的愛破壞環境破壞古蹟官商勾結只會搞意識型態台北市政府(松山煙廠蓋巨蛋也亂搞)

++++++++++++++++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20835

恭喜了,人定勝天集團
慈濟內湖基地保護區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案
都市計劃委員會第七次專案小組審查觀察報告
■苦勞論壇2006/12/08
◎作者:廖本全(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講師)



  2006年12月4日,台北市政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內湖慈濟案第七次通盤檢討會議,冗長的四小時會議(上午十點到下午二點半)過程的觀察,讓我更進一步明白了整個案子的脈絡,以及背後緊密連結共生的網絡關係。

  這個結構應是以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為馬首,並將具有形象的慈濟拉入,塑造出一塊「將保護區營建為人造景觀」的願景招牌;再由財力、人力雄厚的慈濟買地,並廣招各方技術專家好手加入,組成一個強勢的「技術性」團隊;進一步籠絡地方里長,營造地方共識的假象。最後,強力遊說、施壓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所以,會議最後,當對本案持保留、審慎態度的委員一一離席,會議主席做出將本案送大會討論的結論時,隔著玻璃窗的旁聽席裡,包括地方反對民眾、環保團體、學生等,並未因不解、氣憤的情緒而有激動、激烈的反應。我們靜靜的見證議場內慈濟團隊、都委會委員、都發局人員的笑顏開展、和樂融融、彼此握手致意的畫面,畫面停格在慈濟林副總與專案小組召集人陳武正委員握手的那一刻,我很想大聲說:「恭喜了,人定勝天集團」。

【始作俑者:台北市政府】

  慈濟團隊的酈寶成技師在做水土保持說明時講到一個重點,即依據專業判斷,本案基地的回填土應該是市府開闢成功路時的廢棄土。這個說法令與會少數幾位委員譁然,也讓我豁然開朗,原來這一切問題的始作俑者正是市政府。廢棄土將湖區回填造成周圍農園淹水,市府無能解決自己製造的問題,並允許歷來許多莫名其妙的土地使用活動(網球場、公車停車場、幼稚園),最後請出慈濟來接這燙手山芋。所以,我陳情發言時,要求與 本案息息相關的都發局應直接且明確的說明,慈濟覓地時都發局的角色與協助過程,包括究竟找了幾塊地供慈濟選擇?這些區位如何選擇?但是,自稱在市府待最久(二十多年)、最清楚一切的許志堅局長始終相應不理。

  值得一提且很諷刺的是,當酈技師說明完畢時,都發局長竟沾沾自喜的向委員補充強調,酈技師是台北市水土保持技師工會理事長,並在許多有關的專業給予市政府很多協助,顯然刻意彰揚彼此的關係與連結。

【人定勝天的慈濟加入】

  依據慈濟林碧玉副總的說明,慈濟以新台幣13億元購買此保護區土地,並預計再花費新台幣16億1千萬元,將其中4.6公頃的保護區打造成為「國際志工發展中心」,目前預定開發的建蔽率35%、容積率150%。

  其實,慈濟在1996年8月送案申請時,是量體規模更大的醫院,報載:「慈濟內湖基地變更申請案原本規劃蓋兒童醫院,但九年前在陳水扁市長任內的都市發展局就先被駁回,並未進入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程序。」 直到2000年12月馬市長上任後,才由都市發展局擔任協調窗口,開始進行包括府內與委員會的技術性實質審查。

  最可怕的是,一個攸關台北市保護區的案子,市府完全未做「保護區政策」的討論,即進行技術性的評估與審查,讓這個案子一開始就成為市府的「既定政策」,勢不可擋。一位專案小組外聘的地質、地理專長委員曾如此批判:「我覺得都發局或是慈濟提出的方案都是技術報告 , 我想強調的重點是『保護區政策』的重要性。 …… 如果這是台北市政府的政策,…如果馬市可以宣示台北市政府不要保護區,也可以保證內湖的土地以後都不淹水,那就讓這些地區都來蓋房子吧。」

【專業技術團隊的組成與背書】

  除了上述提及的酈技師說明水土保持外,慈濟亦找來美國建築學院院士吳和甫教授,為在場人員包括委員、陳情人上了一課永續建築的「觀念」。吳院士的觀念深得環保團體的讚揚,草山生態文史聯盟戴吾明老師並於陳情發言時,進一步詢問吳院士,這些「永續觀念」究竟與慈濟的建築有何關係?如何連結、實踐?此外,更有建築專業背景的委員直接提出質疑,認為吳院士所提案例(包含南加州、舊金山)的地理環境、降雨量乃至建築量體,與本案完全不同,根本無從比擬。可惜,會議過程吳院士並未再發言說明。

  另,慈濟也找來前台大水工試驗所主任郭振泰教授說明基地水理、水工的模擬。有意思的是,郭教授並跳脫技術層面的考量,直言本案並非處理該基地的最佳方案,並明言若市府願意,他當然贊成且支持恢復原狀,這才是最佳解決途徑。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周東漢主任的陳情發言,可以為技術性討論與背書做很好的總結,他開了這個技術團隊一個最嚴肅的玩笑:「如果我們把這個技術團隊拉到大武山開會,那南橫是不是就可以開通? … 雪山隧道都可以開通了,還有什麼做不到的? … 請大家想想,我們到底要留下些什麼?」

  偉哉,人定勝天。 【里長的背書】

  在內湖大湖里郭坤祥里長的率領下,有三位里長出席並宣稱代表里民支持本案。 郭里長一再強調自己是過去反對慈濟在這裡建設最有力的人,但是幾年間感受到慈濟莫大的誠意,以及在水保、地質、社會福利等多項專業的技術規劃,種種復種種。但,隨後即遭到十年前一起召開記者會反對本案的環保團體揶揄,「十年過去了,慈濟的態度沒變、基地的保護區沒變、環境的敏感因素沒變、環保團體沒變,為何郭里長改變了?」的確,郭里長應該先深思,自己當時堅持的究竟是什麼?那些理想、價值為何消失了?

  另外,基地旁居民陳情發言時亦明確告知里長「我們就是堅持反對的人,請不要說當地沒有反對的聲音」,並且質疑里長是否為了連任而屈從(據稱慈濟在當地有廣大信眾群)。

【委員會遭遇的門檻與面對的壓力】

  在會議的開始,都發局許志堅局長的發言,就先為專案小組的審查設下門檻,即本案在「不做通盤檢討、不恢復原狀」的前提下,請專案小組為基地問題解套,更邪惡的是,希望能在馬市府總辭前可以完成本案。簡言之,市府透過疑似「既定政策」的宣告,縮限委員會的職權,並將問題丟給委員會,讓委員會權力減少,責任卻加重。我在陳情發言時提醒委員基本權責,當然可以要求討論保護區政策、通盤檢討乃至恢復原狀,竟遭會議主席莫名其妙的制止。

  其次,有委員在會議一開始即明言「承受非常大的壓力」,且歷來專案小組會議,有些委員根本不願出席,或者出席發言完隨即離開,甚至有乾脆不出席以表示抗議者。合理推斷,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慈濟的社會形象、慈濟的遊說關懷或者府內的關切,乃至於召集人的強力主導。所以,會議決議大都由主席唱獨腳戲,任憑主席做出自己獨樹一格、與眾不同的結論。

  當天會議結束前,主席技術性的休會三十分鐘,請旁聽民眾先行用餐。我不放心,匆忙回到議場,發現對本案提出多項問題的委員多已離場,且認為本案依法應進入環境影響評估程序的環保局人員亦已不在。唯一留下質疑本案的委員,先說明在用餐時主席希望他們讓本案送入大會,之後發表三項前提聲明後妥協離席。此時場內已不剩幾位委員,召集人玩了一個角色扮演的遊戲,讓自己先回到專業委員的角色,表明支持本案,接著立刻又回到召集人身份做結論。最最荒唐的是,主席只說將本案送大會,並希望可以提到12月7日的大會(距專案小組會議僅3天)討論,對結論「內容」則隻字未提。附帶插曲,陳情人余鐘柳律師進入會場,依議事規則質疑現場委員未達法定人數以及結論的合法性,主席的回應是「專案小組不適用會議規則,不需考慮出席人數」。偉哉,召集人!

  此時,議場內遍染了「成功」的歡愉氣氛,所有的人起身彼此歡笑、致賀、握手。我們隔著玻璃窗靜靜的看這一切,窗邊緊貼著「請勿攝影」的告示,制止我取出相機的衝動。很可惜,無法讓社會大眾與我們共同見證,這開發單位與都發局以及委員如此親密的經典一幕。

  當慈濟林碧玉副總與召集人陳武正委員含笑相視、握手致賀時,我想到林副總的話:「保護區不是不可開發,而且有先例」。這就好像告訴我們,保護區已經被劃好幾刀了,多一刀何妨。那麼,大家一起來多劃幾刀吧。

  我們在乎的是,誰來止住這一刀?慈濟案即將送大會審查,我們期待有良心、良知的委員能鼓起勇氣為保護區止血,更期盼全民共同檢驗一切。

  讓我回想畫面,再說一次:「偉哉,人定勝天集團。恭喜了,人定勝天集團。」


■ 苦勞論壇2007/05/19 苦勞論壇歡迎投稿,稿件請寄coolloud@mail2000.com.tw

內湖開發案,慈濟爆關說惡行

  作者:蕭麗英

  爭議不斷的台北市內湖保護區慈濟開發案歷經十年、七次專案小組開會,今年5月11
日又嘗試送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試圖闖關,還爆出關說疑雲,會議中知名建築師、都委
會委員姚仁喜意外爆料遭受慈濟基金會關說,他公開在會議中表示,會議前一晚接到自稱
慈濟基金會人員的電話,要他「能不發言就不要發言」,姚仁喜說,「我很吃驚,慈濟基
金會是外界認為的模範生,希望不要再做這樣的事。」

  這段震驚全場的正式發言,印證當天陳情民眾余鐘柳律師、溫炳源先生等人的指控:
慈濟無所不用其極地動員會員、關說當地里長、民代與都委會委員護航此開發案,甚至連
第四權媒體高層也在慈濟關說下,對於該開發案睜隻眼閉隻眼,不僅對於關說疑雲隻字不
提,對於開發案的嚴重性也避重就輕,正如台灣生態學會教授廖本全所說,慈濟真是「人
定勝天」集團!

  由於慈濟案牽涉北市保護區開發政策鬆綁,以及市府是否圖利特定團體等疑慮,長年
來備受外界矚目,財團法人慈濟基金會在1997年向市府申請內湖4.6公頃保護區土地變更
案,欲設置「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園區」,建蓋十層樓高、足以容納二千多人的國際志工大
樓,總開發樓地板面積高達四萬五千平方公尺! 「慈濟內湖社會福利園區」開發面積分
南北兩基地,皆位於內湖區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前的保護區,其中北基地北側有基隆斷
層通過,南基地附近有礦坑舊址,兩基地都位在支流河口處,其中北基地的東、西與北側
山丘都是潛在順向坡,地質脆弱若大規模開發,不僅影響當地水土保持,也會開啟保護區
開發惡例。

  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內湖當地居民,他們為了保護家園,集結組織「台北市內湖區
還我家園促進會」,他們世居在北側山坡地以及北基地相夾在中間的低窪地,過去山坡地
集水區下大雨,水患至少可以漫延至平坦的北基地,順利排水,一旦慈濟將北基地開發,
建蓋出龐然大物,居民居住的低漥地就變成兩邊高地的「蓄水池」!

  「台北市內湖區還我家園促進會」副會長陳添賜就說,慈濟開發案的北基地,原本是
連結成功路與大湖的「溜地」,也就是不得開發,只能做為集水區,後來違法開發為公車
處、停車場,每換一個業主就將土地墊高,原本也是低漥地的北基地現在已經足足高出後
方農田兩公尺,農田變成北基地的洩洪區,每一次淹水,當地農民辛苦一季的收成全都要
泡湯,陳添賜說,賀伯與納莉颱風時,淹水足達兩百公分,很難想像慈濟開發案一旦通過
,會淹得多嚴重。

  雖然台北市都市發展局要求慈濟基金會在南基地旁的東湖聯外山區道路橋下增設滯洪
沉砂池,北基地得以採工程方式導水至南基地,就不用擔心北基地淹水,然而,該工法是
否能有效排水,引發都委會委員多次質疑,當地居民因此要求市府承諾,「假如市府強行
通過慈濟開發案,屆時淹水死人找誰算帳?」

  5月11日當天草山生態文史聯盟代表徐美女痛心疾首,因為她也是慈濟人,她慷慨陳
述,「我也是慈濟人,但我不苟同在保護區開發的作法,在不對的地方做對的事也不能苟
同!誰能保證現在的開發對於十年、二十年後的環境沒有傷害呢?」都委會委員姚仁喜則
在會議中表示,「以我個人經驗判斷,內湖慈濟案的開發量體太大,包括容積率與建蔽率
都太高。」他甚至認為,「慈濟要回饋社會就不要蓋一千多平方公尺的量體,應該要保護
大地、復育土地,不做比做的建設性更大!」其他都委會委員包括郭瓊瑩、蘇瑛敏則力陳
劃設為保護區就不應該開發,蘇瑛敏更說,「此開發案量體太大,但簡報內容談太多社福
志業,他希望此開發案應回歸專業,不要談太多志業。」

  雖然當天都市計畫委員會尚未正式通過該開發案,但是台北市政府官員包庇慈濟,為
此開發案背書說話,讓內湖區居民無法忍無可忍,「慈善單位竟然弱肉強食,強硬把保護
區變更開發大規模的國際志工中心」,過去馬市府時代完全不聽居民的反對聲音,儼然是
「馬英九開發公司」,現在他們只能向新市府求助,希望環保出身的市長郝龍斌能挽救內
湖的好山好水。

「內湖慈濟開發案」都市計畫委員會暨專案小組意見摘要(2004年~2007年5月) 贊成意

1. 藉由開發案可以新增排水系統、滯洪池等公共設備,可降低大湖地區淹水情況約兩公
分水高。

2. 慈濟花錢買下該保護區,並且為了變更事宜已經依照法令繳稅、進行水土保持等計畫
,如果市府反對開發有失信賴原則。

3. 該案透過回饋將捐出三成土地歸市府所有,慈濟在透過認養規劃為兼具生態與休憩的
滯洪池進行綠美化。

反對意見
1. 該保護區地質脆弱、有斷層且是順向坡,屬於敏感地區,應該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2. 開發的量體過大,將導致週邊交通、排水問題,並且影響北基地後方的農民生計;排
水系統與滯洪池的設置就技術層面不可行,也無法有效降低淹水情況。

3. 保護區變更除非做為公益用途,如公園綠地或道路,並無大型開發變更的前例,如果
慈濟案闖關通過,將大開保護區開發門戶。


4. 全球氣候異常,環境不容許再遭受人為破壞,猶如證嚴上人反對蘇花高的說法:「如
果要救地球,要多種樹,不要再破壞了。

其它 通盤檢討當地的集水區域進行重劃,把慈濟案與當地農民訴求列入考量。



資料來源: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會議紀錄


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review-print.asp?ID=1\
22269

超精彩延伸閱讀:台北無米樂──大湖山莊與慈濟腳下的世襲農民http://pots.tw/node/5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wai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