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埃倫柏格(Ronald G. Ehrenberg,美國康乃爾大學工業及勞工關係與經濟學艾夫斯講座教授)、布魯爾(Domonic J. Brewer,蘭德教育組織的研究主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學客座教授)、蓋莫藍(Adam Gamoran。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社會學與教育政策研究教授)、威姆斯(J. Douglas Willms,加拿大新布藍茲維大學加拿大社會政策研究所主任)。他們四人曾共同合作,在2001年5月號《大眾關注的心理科學》發表了一份關於小班教學與課業表現的調查報告。

翻譯/齊若蘭(自由作家、專業譯者)
 
在各種教育改革方案中,降低每個老師所負責的學生人數目可以說既簡單、又討好,因為和其他教育改革方案(例如舉辦教師測驗、推動學校公辦民營、或發教育補助券)不同的是,縮小班級規模很少激起反對聲浪,或牽動結構上的改變。於是,小班制最近從教育學者的研究題目,搖身一變成為教育萬靈丹。美國聯邦政府和20幾州的州政府都已經將降低班級人數定為教育政策,而且在過去幾年中,也已經投入或編列了數十億美元的經費在上頭。同時,加拿大、澳洲、英國教育界,也都大聲疾呼應該縮減班級規模,甚至連日本都不例外,而日本中學生的成績早已傲視其他已開發國家。

然而,實施小班制確實有一個明顯的缺點:要花很多錢。因為這樣一來,就需要更多的老師,可能也需要更多的教室、地球儀、黑板,和其他各種教學設施。相較之下,其他教育改革方案的花費(例如舉辦教師測驗,或提高教師薪水,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教職),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另一方面,如果小班制確實奏效,將創造出龐大的經濟效益。除了勞工教育水準提高之外,還會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由於國民知識水準提高、身體比較健康,醫療花費和生病的時間都會減少。(圖片說明:推廣小班教育,最大的困難是教室不夠,因此連儲藏室都被拿來當作教室使用。)

迄今為止,針對小班制所作過的研究中,規模最大、最具決定性的是1980年代末期在田納西州進行的研究,也因為大家對小班制興趣高漲,研究資料一再被拿出來重新分析;同時,包括加州的教改計畫,和在威斯康辛進行的小規模小班制計畫,也提供了新的分析數據。在立法機構能根據教育和經濟考量,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政策之前,研究人員必須先回答以下幾個問題:小班制真能改善學生的表現嗎?如果可以,小班制對幾年級的學生最有幫助?哪一類學生能從小班制中獲得最大效益?最重要的是,小班制的效益到底有多大?而上述的研究結果和分析提供了一些答案。

小班制究竟是怎麼回事?

究竟小班制為什麼能改善學生的課業成績,教育人員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解釋,只是很多時候,他們的理由其實都是道聽途說。減少了每班學生人數後,似乎班上比較不會那麼吵,學生也比較不會作怪,因此老師比較有時間專注於教學工作,並且激發學生創意——例如,讓學生分組作專題研究等。在較小的班級上,老師也比較有餘力個別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此外,在小班裡,老師也比較能鼓勵學生討論,指定更多需要書寫的作業,同時更仔細的檢查學生作業。換句話說,小班制能不能發揮效益,有很大部分要看老師能不能改變教學方式,以充分利用小班制的好處。最後,有些分析家相信,低年級學生在小班中較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出較高的自尊心,而且他們從小班中得到的好處可能可以維持很多年,即使學生後來回到一般的班級上課,都不會改變。但是,這些理由都純屬臆測,因為幾乎沒有任何研究試圖細部探討小班制為什麼對孩子有好處。

研究人員分析班級大小的影響時,其中一個方法是分析既有資料,例如美國教育部保存的記錄。分析的結果顯示,從1969~1997年,美國公私立小學的學生與教師比例從25.1下降為18.3,降幅高達27%。美國中學生與教師比例也同樣下降了,從19.7下降為14。

在學生與教師比例急遽下滑的同時,學生的學業成績又變得如何呢?其實沒有太大的進步。美國教育發展評估機構每年舉行一系列的測驗,是美國唯一的全國性學科能力指標(包括閱讀、數學、科學和其他科目)。他們的統計顯示,這段期間內,美國中小學生的知識水準並沒有大幅或持續進步。某些年齡階層或某些科目,例如17歲學生的科學能力,甚至還稍稍退步了。

統計資料說了什麼

但是,研究結果意味著班級大小不會影響學生表現嗎?似乎又不盡然。因為種種原因,大多數的學者(包括我們)都不太重視這些數字。例如,許多學校不只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而且也盡力降低輟學率。確實如此,在這段期間內,美國16~24歲的學生輟學率從原來的15%跌到剩下11%。由於輟學生多半是成績最差的學生,因此輟學率下滑之後,高年級生的測驗平均成績很可能也被拉下來了。(圖片說明:大班教學不易維持上課秩序,被認為是妨礙學童學習的一大因素。)

不考慮這些數據的另外一個理由,和作這類研究所遇到的困難直接相關。影響學生學業成績的因素非常多,很難單獨探討改變班級大小所帶來的影響。最理想的狀況是,美國學生全都來自於富裕家庭,雙親都受過高等教育,也都說英文,而且十分關心小孩的教育;教師也都很有創意,而且精通所教的科目;學校裡則圖書館、電腦、和其他設備一應俱全。

實際的狀況卻是,1995年,美國學生中,只有68%家裡雙親俱全,1970年的比例則還有85%。不太會說英語的學童比例則從1979年的2.8%上升為1995年的5.1%。來自貧戶的學童比例從1970年的14.9%上升為1995年的20.2%。不過,也有好消息:在這段期間內,家長的平均教育程度上升了一點點,教師水準和平均教學經驗也都提高了。

最重要的是,由於人口結構的轉變,很難單獨衡量學生/教師比例下降所帶來的影響。設計完善的實驗通常以隨機方式分派教師和學生到不同的班級,同時以大量取樣來消除其他因素的干擾。過去35年來,美國有幾百個有關教育的研究和資料分析(例如分析美國教育部的記錄)以班級大小作為研究主題。大多數的研究都找到了證據,顯示小班制確實能夠嘉惠學子,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童和在課業上發揮不出應有水準的學童獲益最多。不幸的是,這些研究多半設計得很糟糕,編班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做到隨機分配;還有許多研究不是為期太短,就是樣本數太少,也很少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單獨評估小班制的影響。

但最著名的例外,就是我們先前提到的田納西州的研究,傑出的哈佛統計學者莫斯代勒稱之為「美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實驗」。這個研究計畫名叫「學生教師成就比」(簡稱STAR計畫),是由田納西州政府撥款1200萬美元的示範計畫。參加實驗的學校把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隨機編入三種不同的班級,這三種班級是:13~17個學生的小班,22~26個學生的普通班,或同樣是普通班,但是班上除了教師之外,還有一位教師助理。

他們讓學生從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都上同一種班級,到了四年級才全部改上普通班。為了確保教學品質不會有所差異,他們也以隨機方式分派教師教普通班或小班。但受過小班教學訓練的老師很少,而且也沒有改用新教材。

第一年有46個學區、70所學校參加實驗計畫,分別有超過1900個學生編入了128個小班,2300個學生編入101個普通班,還有2200個學生編入有教師助理的99個普通班。

STAR計畫星光耀眼

四年後研究計畫結束的時候,參與的學生總人數從6400增加到了12000。1989年,STAR計畫結束,研究人員開始分析結果。

大家得到的共識並不多,其中之一是,有沒有教師助理,不會影響學生表現。但是,關於學生需要在小班中待多久,才能得到小班教學的好處,小班教學的成效到底有多大,以及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明顯看出小班制的效果,都沒有共識;換句話說,他們對於影響決策的重要議題,並未能達成共識。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芬恩和東密西根大學的阿基利斯則發現了小班教學的許多好處。根據芬恩的計算,小班學生的表現勝過普通班學生五分之一個標準差,而且在小學一年級之前,就開始顯現差異。更棒的是,即使學生回到普通班上課,仍然可以保持這樣的優勢,一直到他們升上較高年級。

那麼,五分之一個標準差究竟代表了多大的差異呢?假定你有兩個幼稚園學生,兩個人在統計上皆足以代表一般學生,都在50%等級左右,那表示有一半的學生成績比他們好,一半比他們差。如果你把其中一個學生分到小班,另外一個學生分到普通班。一年後,上小班的學生成績會變成第58位百分位數值,換句話說,他的成績勝過將近六成的同學,而讀普通班的學生還是只勝過一半的同學。芬恩和阿基利斯也發現,在少數族群學生身上,小班教學的成效尤其顯著:黑人和拉丁裔學童成績進步了五分之二到五分之三個標準差。從政策的觀點來看,這個發現很有意義,因為在美國,少數族群的測驗成績通常落後一般美國人一個標準差。

有些分析家批評了STAR計畫和其中一些重要結論,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韓努謝克尤其不以為然。韓努謝克同意,學生可以從小班教學中獲益不少,但是他主張,不能引用STAR的數據來證明在學生回到普通班上課後,小班制的好處還會持續好幾年。因為如果學生在幾年後依然表現良好,很難確知他的表現中有多大比例是受了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可能和家人的支持息息相關。

也有學者指出,小班教學的效益其實會逐步累積——學生在小班上課數年後,與大班學童的差距會逐年擴大,韓努謝克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他分析了從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都參與STAR計畫的學生四年來的進步幅度,發現並不會比他們在幼稚園的時候進步更多。韓努謝克和其他學者也發現,在研究期間,或許因為學校屈從於家長的壓力,讓許多學童從普通班轉到小班就讀。韓努謝克也認為,STAR沒有做好查核的工作,以確定教師和學生都是隨機編班。他的論點都很不錯,但是不容置疑的是,STAR計畫的確顯示,學生在只有13~17個學生的小班中學習的效果,顯然大於在23個學生的普通班就讀的效果,而且其中的差異具有統計上的意義。

【本文轉載自 2002年3月創刊號 「班級大小重要嗎?」一文。】

【關於小班制:在美國進行的重要研究】

STAR計劃:田納西州於1985~1989年施行,為示範性實驗,參與學生人數約1萬人,成本約1200萬美元,每班人數13~17人。結果:小班學生表現明顯進步0.2個標準差,對少數族群學生尤其有幫助。

縮小班級計劃:加州於1996年到現在施行中,在全州推動,參與人數約1800萬人,成本約50億美元,每班人數少於20人。結果:小班學生表現呈現些微差異,進步了0.05~0.1個標準差,少數族群沒有特別獲益。

SAGE計劃:威斯康辛州於1996~2001年施行,為初步研究,參與人數約6萬4千人,成本約1億300萬美元,每班人數12~15人。結果:小班學生表現明顯進步0.2個標準差,對少數族群學生尤其有幫助。

【延伸閱讀】

如要進一步閱讀關於美國加州和威斯康辛州所進行的小班教育實驗,請看本期創刊號「班級大小重要嗎?」一文。
http://www.sciam.com.tw/content/

美國國家教育協會網站收集許多關於小班教育的網路資源。
http://www.nea.org/issues/classsize/resources.html

要參考關於加州小班教育的研究可看這裡。
http://www.classize.org/ 

原文:
http://www.sciam.com.tw/read/readshow.asp?FDocNo=31&DocNo=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wai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