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大家都說台灣不可能擁有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是死路一條
現在宏碁辦到了,benq,ASUS連我世界杯接待的葡萄牙友人都豎起大拇指來說讚
這是台灣發展的新契機,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台灣的本土企業走向國際,為台灣揚眉吐氣!!
代工喔....這種高污染又破壞生態環境的東西就留給中國去作吧,聰明的人是靠腦子賺錢的。







作者: trueavon (覓雅尋芳) 站內: a-bian
標題: MIT是可以走出一片天的!!
時間: Mon Apr  4 20:05:01 2005


4月3日,自由時報裡有一篇文章
闡述以"MIT"打贏"MIC"的台灣發展理念,值得參考
若就台灣目前發展來說,的確也是可行之道

今天中時就報導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
文章很長,很有意義,全文放在重點摘錄下方,值得一看--


            重點摘要--

         ★ 向全球傳遞這塊臺灣海島的微笑。
         ★ 華碩工業設計處主任李政宜回憶世界杯足球賽
            法國隊以三:○擊敗巴西奪冠:
            「我為法國隊高興,但那不是來自我的認同與記憶。」
            於是他毅然坐上飛機飛回台灣。
         ★ 被王文燦譽為台灣「設計管理」最才華洋溢的設計總監王千睿指出,
            明基現在已經不缺人,「但我們還缺人文,」
            於是,規劃美學和哲學課程,
            例如美學老師蔣勳每個月都會到明基上課兩次。
          ★在這次對台灣iF設計大賽得獎年輕設計師的採訪裡,
            我們看到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最明亮的希望,
            相信在二○○五年後,也越來越沒有人可以遺忘
            全新MIT產品發出來的「情感邀請」(emotion invitation)與微笑。

            台灣人本就無須妄自菲薄,我們的強項本與中國不同
            在經濟發展的人力生產線上,中國的確有台灣需要的部分
            所以我們無法完全摒棄中國大陸,然而,那畢竟只是人力的需求罷了
            那
            絕不是土地的鄉愁與情感
            絕不是家國的想像與依歸
            而今,雖然有些台商也許有了新歡忘了舊愛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五千年不等於現階段中國大陸)中的
            "糟糠之妻不下堂"反而令人動容
            況且,台灣的希望正在起飛,根本不是"糟糠之妻"呢
            而且,台灣人才也並非一味外流,
            年輕而有創意的人因為鄉愁而回到了台灣
            年輕而有創意的人因為台灣驚人的資訊成就而回來了

            展翅飛翔吧!台灣的情感與微笑,將在全球被看見!
            而在這一刻,有誰能說我們不是主權獨立的個體?

http://www.bnext.com.tw/
看,這群情感的小巨人
崛起中的台灣設計新貴

採訪:盧諭緯、張殿文 撰文:詹偉雄


有四十年的時光,台灣經濟的成長,奠基在沒有情感的工業產品上,重型卡車從北奔南,
一箱箱的PVC、塑膠布、ABS、黑膠封裝的IC、無法微笑的新市芒果或中寮柳丁,
在透暝的天光中離開高雄港。
當外國客戶拆開紙箱,這些台灣MIT產品的印記便隨風而去。
除了價格和數量,它們無法溝通國家的符號,傳遞不了一丁點這塊小島的微笑。

幸好,這段時光即將改變。

在今年三月的德國漢諾威電子展會場,
有全球「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揭曉,
在二三三二件參賽作品中,台灣拿下終賽五百四十二個設計獎中的二十八座,
首度追平由三星、LG領軍的南韓;
其中由華碩電腦工業設計師蕭銘楷設計的W1碳纖維寬螢幕筆記型電腦,
更拿下五十個金獎中的唯一一座台灣金獎座,
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冠軍」賽裡擊敗了新力與三星。
剛滿三周歲的明基設計團隊則一舉拿下十座設計獎,超越LG的九座,
比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心中的賓果數字還多二座。

「從此,外國通路商越來越不用擔心代理BenQ,
會碰到產品線不齊、或是水準不一的情況,」
明基全球營銷總部總經理王文燦指出:
「一次拿下十個獎,証明我們是一家整體作戰的IT公司。」
台灣電腦品牌雙強明碁與華碩,在iF大賽聯手拿下十五座設計獎,
也讓德國iF工業設計大展執行總裁韋格曼(Ralph Wiegmann)印象深刻:
「韓國三星投資快十年,台灣僅只三年!」他指出。

設計得獎是企業轉型結果

什麼是「工業設計師」?他們對台灣經濟的未來影響是什麼?

在字典的刻版定義裡,他們是將「工業原料」轉變成「生活器物」的工作者,
但對世界各語言民族而言,他們是為國家產品掛上可掬微笑的人;
讓拆開包裝箱的異國消費者,能驚奇地遭遇原產地「地方情感」的人。
工業設計師人數的多寡、才華的高下、心靈厚度的深淺,
象徵著工業化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間的分水嶺。

自從西元一七六九年,英國瓷器商人維吉伍德(Josiah Wedgwood)
首開僱用專任藝術家擔綱設計的里程碑後,
工業革命便兵分兩路─「情感/價值」的,
以及「產量/價格」的─在國民所得兩萬美元以上的國家經濟體中,
最具代表性的國民經濟英雄,
除了創業家(創造就業機會)、金融家(媒介貨幣機會),
就是工業設計師(發酵、出口文化資本)
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接掌大權,第一件心事,
便是邀請法國工業設計師史塔克(Philippe Starck)翻修官邸艾麗榭宮,
使外國元首在「古典巴黎」裡,仍得驚見「摩登法國」。

台灣設計師奪得iF設計大獎,並不會立刻帶來亮眼的銷售量,
當然也拉不動股價的漲停板,但這些大獎的意義不在於短期的利益,
它代表的是台灣企業體質的轉型、產業資源配置的挪移、經濟產出的量變到質變;
從長線看,代表台灣每年三百七十億美元的非重化工業出口產品競爭力的提升。
但這些都遠不及它為台灣社會帶來的自信與自我更新,來得更重要。

iF的得獎,將大幅吸引海外華人設計人才回流,為台灣設計學生建立尊嚴,
也更能號召國際設計師加入台灣活力旺盛的3C產業,
由各個工作場所內、產品展演裡的求真求美,
導引台灣尋常百姓的生活時空也開始求善求美,
如果邊陲台灣要成為「大中國生活圈」裡的荷蘭或愛爾蘭,這個絕佳機會正在開門。

作品牌要有自己的設計師

為華碩拿下iF大賽金獎的蕭銘楷,
於美國紐約普拉特(Pratt)設計學院畢業後,
興高采烈進入國際大設計公司,這是他一圓「點指成金」少年夢想的契機,
二○○一年紐約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
卻讓他經歷了一段「美國人不笑,所有外國人都不能笑」的疏離傷感歲月。
三個月後,他收拾行囊回到台灣,
因為只有華碩願意吸收他這位畢業後「從沒碰過插電產品」的設計師
(在紐約,他設計過無數「塑膠垃圾桶」)。
「在世界設計圈,你只要一提到埃及,
人們就會想到Karim Rashid(以設計塑膠用品聞名);
只要一說澳洲,自然就會搬出Marc
Newson(設計家具、燈和自行車的大師級人物),
但台灣?我們誰能代表?」
蕭銘楷說,既然台灣的電子業強,他也應該從這裡出發。

蕭銘楷的同事,華碩工業設計處主任李政宜,
一九九八年離開誠品遠赴法國攻讀工業設計,
在巴黎,他和法國朋友的臉上一齊塗上紅白藍三色的國旗油彩,
為當時世界杯足球賽由齊丹領軍的法國國家隊加油,
當法國隊以三:○擊敗巴西奪冠,
觀眾席上每個人都高喊著「Viva France」相互熱情擁抱,
地下鐵隧道裡,每輛相會的列車都可看到對面跳舞狂歡的人龍,
「但,我卻有無比的失落感,」
李振宜回憶:「我為法國隊高興,但那不是來自我的認同與記憶。」

兩年後,他剛交完碩士論文,
法國足球隊再次於歐洲盃奪冠,巴黎再度沸騰,
論文指導老師邀請他留在巴黎加入法國設計公司,
而且馬上有大案子和一份誘人的薪水,
但他還是惶恐地坐上飛機回回台灣,
向當時的華碩毛遂自薦,偶然地成為工業設計團隊的第六個成員。
在一年後,他設計的S1筆記型電腦和CD盒造型燒錄機,
分別得到日本G-Mark和德國iF設計獎,是台灣設計師近年參賽得獎的先鋒。

在過往的年代,台灣專精於生產製造流程的合理化,
出口的是「○情感度」的大宗量販產品(commodity),
「工業設計」被當成附屬的支援單位,
任務是幫助「產品價格降低」,而非「創造產品價值」。

麗台科技工業設計課課長漆慶壽就回憶,
八年前進公司,「大半時間花在跟人解釋我的工作內容,」
但五年前,這種委屈的心情就開始看見一道道曙光,
「因為我們要作品牌了!」漆慶壽笑著說,
麗台原本是繪圖卡大廠,但一旦決定走品牌,
影像電話、網路電話、隨身碟等產品線陸續開出,
麗台開始把工業設計當命脈,
今年麗台十人團隊送出六件產品參賽,就摘下兩座設計獎,
其中由設計師劉建成設計的藍芽衛星定位接收器,
還是目前全世界做的最輕也最薄的產品。

企業大手筆培養設計團隊

二○○二年由宏碁集團獨立出來,全力發展BenQ品牌的明基電通,
本身就是台灣工業設計的轉捩點,它不僅專精成立工業設計部門,
把部門安置在內湖大樓董事長辦公室的下一層,
讓李焜耀走一道專屬樓梯就可走動式管理,向全公司強調ID的核心地位,
同時也規劃出一套將產品、品牌、設計整合分工的流暢管理制度。

光是今年奪下十面獎座的明基工業設計團隊,就有八十位成員,
而累計奪下世界三大設計賽(德國iF、Red
Dot與日本G-mark)的總獎牌數也達六十四面,
兩者都是台灣品牌企業裡最大規模。
被王文燦譽為台灣「設計管理」最才華洋溢的設計總監王千睿指出,
明基現在已經不缺人,「但我們還缺人文,」
明基當前的策略是
一方面和國際設計團隊策略聯盟開發產品
(例如與德國BMW合作開發鍵盤跟滑鼠),
讓設計成員掌握西方世界對材料、形體的纖細感受,
一方面規劃同事美學和哲學的課程,
例如美學老師蔣勳每個月都會到明基上課兩次。

台灣近年快速崛起的筆記型電腦新霸主華碩,
則是以「高速成長」的策略投資工業設計,
領軍四十五人團隊的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透露:
華碩不僅在國內找人,更飛到巴黎、米蘭和倫敦
直接面試有意到東方一試的歐洲年輕設計師,
「只要有好人才,華碩都可以遷就,」他笑稱:
華碩的工業設計辦公室已經是個小型「聯合國」,天天上演「土洋大戰」。
在這樣大手筆投資的背後,是華碩高海拔成長的營業曲線。

三年前,華碩的筆記型電腦加上周邊產值不過兩百億台幣,
但一整個二○○四年,華碩就產出了一千億,
從李振宜設計的第一部iF獎外接式薄型光碟機開始,
到現在的Expresso精簡桌上型電腦、手機、筆記型電腦、無線通訊盒、
甚至是繪圖卡的風扇,華碩兵分多路,
靠著工業設計來槓桿結合量產能力,正打造著繼主機板後的企業二次成長曲線。
「連一般人不會很注意的繪圖卡風扇,我們都把它設計成無敵鐵金剛的新造型,」
設計處主任李振宜補充,
「因為買家個個都是遊戲玩家。」

相較於明基和華碩的重兵作戰,
兩家公司創辦人的老東家宏碁電腦則是另一種策略,
以小兵團的工業設計核心隊伍,結合專業代工廠的機械結構設計,
用「產品認同」(PI, Product Identity)的設計元素家族化概念,
使宏碁電腦更快商品化、也更有一致性。
宏碁電腦工業設計處處長彭文鎮(請諭緯幫忙check職稱和人名)分析,
宏碁是台灣最早投資工業設計的科技公司,
在品牌和設計上的經驗也最多,以小而精的企業內設計團隊來生產深度,
結合代工廠設計團隊的速度,是目前宏碁認為最好的策略。

他以今年獲得iF設計獎的鏡面壓克力液晶顯示器為例,
整體色系、材質和流暢的線條,
延伸自宏碁在歐洲大賣、超越HP的「Folio」筆記型電腦家族,
「就像LV、Prada一樣,我們希望消費者不必細看,就可感覺這產品來自Acer,」
彭文鎮指出,這樣的設計看似水到渠成,但「PI」的設計就必須更精準,
宏碁設計團隊每開發一個新系列產品,就得先飛到歐洲和無數位產品經銷商面談,
一步步拿捏市場上變化多端的消費者美學。

台灣產史塔克指日可待

考察世界工業的發達歷史,任何特定產業的飛快鷂升,
或著每一個國家的工業平均生產力,都和工業設計能力相關,
這是一項由GDP產值分析表中看不出來的隱形能力,
但任何一位置身產業競爭消長的企業家都可切身體會。

四十多年前,還是法蘭西國民小學學童的史塔克,
就在父親的繪圖桌下偷偷拆解家中的儀器,
用沙子和水來揉捏出任何他感到「爽」的想像產品,這樣的興趣,
使他今天能成為由榨檸檬器、燭臺、刀、摩托車、手錶、廁所、牙刷
到豪華旅館與藝術中心無所不包的超級巨星設計師,
和他同年代的服裝設計師、建築師、珠寶設計師、
香水設計師、Airbus飛機設計師一樣,
為法國的經濟打下無可搖撼的基礎。

在這次對台灣iF設計大賽得獎年輕設計師的採訪裡,
我們看到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最明亮的希望,
這群從小唸書便唸得顛岥、腦海裡總塞著古怪念頭、
青春期用畫圖來代替叛逆、畢業時少人疼惜的青年,
正是台灣工業轉折點上的無數個史塔克。
沒有人會覺得「法國產品」沒有情感,
相信在二○○五年後,
也越來越沒有人可遺忘全新MIT產品發出來的
「情感邀請」(emotion invitation)與微笑。


--

一個人越是迷失在遙遠城市的陌生地區裡

他就越容易理解他為了抵達這裡所經過的那些其他城市

ASUS W1
http://buy.yahoo.com.tw/gdsale/gdsale.asp?gdid=369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iwai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